企業導入雲服務之五大步驟

20140607_導入雲服務五大步驟

這幾年來,由於自己分享了不少關於雲服務的文章,再加上公開演講的關係,因此有許多企業會問到:

「我們公司也想用雲,但是不曉得該怎麼做?如何規劃?可以請問您嗎?」

 

其實不管是在演講會場或是電話中,我的回答幾乎都是:

「要先了解您們公司實際的需求才有辦法進行規劃,協助您們公司導入雲服務!」

 

用一個比較容易懂的比喻來說就像是:「每一個人都想要有自己的房子,但是每個人需要和想要的房子也都不同,所以若是用同樣的設計規劃來做,蓋出來的房子幾乎都不會合適或是無法滿足實際的需求。」

雲服務也是一樣,絕對無法用同樣的規劃就能適合所有的公司、或是滿足所有公司的需求,所以我才會有上述的回答,也因此有許多人也許會覺得我故意不回答或是含糊其詞,其實是真的必須要視實際的需求才有辦法做合適的規劃啊~

雖然無法提供一個標準的規劃,但導入雲服務還是有一些重要的步驟可供參考,以下便是我在這幾年協助客戶導入雲服務的心得總結:

企業導入雲服務之五大步驟

  • 1.了解雲
  • 2.找對人
  • 3.選好雲
  • 4.放膽做
  • 5.做中學

 

 

1.了解雲

台灣大部份的企業對於雲服務都還處在懞懞懂懂、不甚了解的階段,甚至只是把「雲端」拿來做為協助行銷的形容詞或包裝用語而已,骨子裡卻都還在用傳統的IDC模式來提供服務;也有少數企業正在使用雲服務,但卻「只」把雲服務拿來當做VM(虛擬主機)、Storage(儲存)使用;甚至是有一些企業直接把原有的架構原封不動地搬上雲服務重做一套,完全是在浪費自己公司的資源而不自覺,完全沒能善用雲服務,實在是很可惜的事…

因此,我在協助客戶導入雲服務或改善其現有的雲服務架構前,一定都會從基礎觀念開始講起,協助客戶能夠真正了解雲服務、建立正確的雲服務觀念,之後才會開始往下進行。

企業若是在不甚了解的狀況下直接使用雲服務時,帶來的損失更多,甚至可能會導致整個專案或計劃失敗都有可能。

(比較令人婉惜的是,許多來電詢問的客戶一聽到需要付費才能得到專業服務時,幾乎就打了退堂鼓,寧願把錢大把大把地花在國外廠商的服務上,也不願把錢用來聘請國內的專業廠商!殊不知花這少少的幾千、幾萬元可以為公司帶來多少的效益,而這也是台灣企業典型的崇洋、短視心態所造成。)

總之,企業想要導入雲服務之前,務必要先好好的了解雲服務到底是什麼?思考自己的企業到底有沒有需要雲服務?導入雲服務是否真的可以為自家企業帶來不一樣的優勢?

不應該只是交給技術人員去評估、負責,最好是連管理、財務、行銷、專案等相關人員都要了解,否則很容易造成導入的失敗(例如錯估雲服務經營成本、沒有考量到擴展、維運的規劃等等)。

 

 

2.找對人

在台灣想要找到真正熟悉雲服務的人實在不太好找,因為想要找人的企業經營者或主管對於雲服務的基礎概念都不甚了解,又怎能找到真正合適的雲服務專業人才或是專業的顧問?

況且雲服務和傳統模式的做法差異蠻大的,實在無法在短時間就評斷找來的人是否真的具有雲服務的專業能力;也不容易判斷其專業能力的強度是高或是低;甚至有些人很會講、但卻不懂得實做…

因此台灣企業多半是仰賴長期配合的SI廠商或是企業中原本的資訊人員來了解雲服務,但在現實中我們遇到不少企業“可能”會出現的問題

  • #與企業配合的SI廠商會擔心自己的角色被雲服務取代,所以會想辦法讓公司管理者誤以為雲服務沒有比傳統IDC好用。
  • #員工擔心自己的工作會被雲服務取代,所以會想辦法讓公司管理者誤以為雲服務沒有比傳統IDC好用。
  • #員工因為增加額外的工作卻又沒加薪而心生不滿,但又不敢明顯反抗,就讓公司在雲服務多花冤枉錢。
  • #員工沒時間去熟悉雲服務,仍用傳統IDC機房的規劃維運方式來規劃在雲服務的部署,造成多花冤枉錢。
  • #員工不想去熟悉雲服務,仍用傳統IDC機房的規劃維運方式來規劃在雲服務的部署,造成多花冤枉錢。
  • #員工真心想學習,但卻不知如何著手學習、坊間的中文書籍又十分稀有,只好到處參加研討會、自己慢慢摸索。
  • #公司管理者相信員工可以、員工不敢明講自己不懂,只好趕鴨子上架,把雲服務當做一般VM使用。

 

那麼企業要如何找到「對」的雲服務人才呢?有幾個方向可以供企業參考:

  • #透過信任的人介紹,應該有很多企業都是會用這個管道來找人,不過要小心的是雖然信任朋友,但也要了解朋友是否理解雲服務,否則其介紹的人可能只是「聽說」很厲害而已,或是有可能會出現像上述SI廠商的問題。
  • #到技術社群中尋找,在技術社群中的人幾乎都會有實做的能力,只是差別在專業程度的高低、實做的經驗以及擅長的專業技術範圍等等,現今有許多企業在找尋專業技術人才都會利用此管道。
  • #到網路上搜尋,由於網路的發達與普及,有很多具有專業能力的廠商都會利用Blog、FB等Social平台來分享技術文章或心得,可以從其分享的文章來做初步的判斷(要小心的是現在有很多企業也會引用他人的文章,所以要小心驗證,確定文章是由其原創的,以避免受騙)。
  • #請原廠介紹,例如想要導入微軟Azure的雲服務,此時便能詢問台灣微軟是否能夠介紹合適的人才或是請其提供雲服務的教育訓練(基本上還是要付費的)。

其實當初我們在準備提供雲服務的顧問服務時就有想到這件事情,也因此才會利用Blog來分享雲服務的相關文章、接受許多企業和組織的演講邀請以及分享許多實際的案例,為的就是希望能提供給客戶做為評斷的依據!而經過這麼多年來,我們的Blog也確實成為台灣企業和許多華人在學習雲服務時都會參考的網站。

 

 

3.選好雲

前面兩個步驟可以說是打底的重要基礎,後面的幾個步驟則是日後實際營運的重要實做。

企業在確切了解雲、找到對的人之後,接下來就要選擇想要用的雲服務是哪一家?或是多家併用?甚至是要進行混搭(自家伺服器與公有雲)?

這裡提到的雲服務廠商是以公有雲為主,有幾家公有雲是真正值得推薦給企業的:

若是真的只想要用台灣本土業者提供的公有雲,那麼也只有這家值得參考(唯一以小時計費):

當然企業在選擇要用哪家雲服務時,實際要考量的因素有很多,包括專案需求、運作時間、服務地區、服務模式、成本考量、作業系統、服務架構、開發技術、資料庫類型、擴展機制…等等絕對不是直接依現有架構依樣畫葫蘆地就整個搬到雲服務上面(保證企業的財務部門絕對會痛到跳腳),這也是為何企業在採用雲服務之前一定要先了解雲、找對人,如果前兩個步驟沒落實,在這個步驟絕對就無法順利進行、做出正確的撰擇與規劃。

此外,建議企業也不要太貪心,想要每一家的雲服務都深入了解、進行評估,基本上只要選定一家、最多兩家的雲服務廠商就好了,因為每一家公有雲的服務項目就已經多到令人眼花瞭亂了,更何況選用某家雲服務之後,是不太會再隨便換用其他家的雲服務,因為遷移的成本也是很高的。

企業選用雲服務時所需要考量的幾個重點:

  • #成本:像是期初營運/正式營運、少量使用/巨量使用、移轉、備援等等的成本…
  • #支援性:包括系統操控彈性、中介程式、資料庫…
  • #移植性:移轉至其它雲端的可能性、難易度、需要耗費的時間…
  • #擴展性:可視需求進行垂直擴展、水平擴展…
  • #延伸性:有配套服務可供應用(例如Storage、CDN)…

 

 

4.放膽做

在經過上述的三個步驟後,接著便是要進行實做,把現有的資料和服務開始遷移至雲服務!

不管是新創團隊或企業,有些人在這個步驟就忽然停滯不前了,大多數的原因都是:擔心出問題!

追根究底來看,是前面幾個步驟沒做紮實才會造成這樣的窘況,因為大多數的企業在導入雲服務時都覺得只要負責的窗口人員理解就好,其他人不必去了解;然而等到專案好不容易進行了一段時間、準備要開始落實執行時,其他人員這時就會忽然開口表示他們的擔憂,擔心移到雲服務後會出現問題而不想承擔責任;而原本的窗口人員也不願單獨承擔責任,因而便會造成專案往後延宕,甚至無疾而終。

為何我們在「了解雲」的這個步驟中要強調企業的相關人員都要參予學習,為的就是希望能減少在真正要執行時會出現這樣的問題。

人類很容易會因為陌生而感到害怕、因為無法掌控而感到擔憂,所以若沒有一開始就要求所有人放開心胸去了解雲時,到最後便會有人出現抗拒、害怕問題出現、不想承擔責任的狀況出現。

其實在台灣的企業中還有很多資訊專案是因為這樣而導入失敗的,像是ERP、PMP,甚至是企業自行建置的電子商務平台等等。

建議欲導入雲服務的企業,務必要有經營者、高階主管等能夠擔負責任的人員從頭開始參予、用心學習、細心規劃,然後放膽去做、落實執行!否則永遠只會停留在紙上談兵的階段,無法真正享受到雲服務帶來的好處。

 

5.做中學

雲服務的變化很快,遠比一些開發技術的變化要快上n倍,也因此使用雲服務並不是一次任務就結束了,企業必須隨時關注雲服務的產業變化,以隨時因應調整。

例如像是雲服務提供的產品項目、價格、API、服務區域等等細節可以說是經常性在變動;有時候原本不被看好的雲服務廠商忽然變成可以值得納入考慮採用的廠商(例如Azure),還有更多不斷加入雲服務市場的新進競爭對手(例如HP、IBM、RedHat…)都需要花時間去做關注與了解。

就算是已經放在雲服務上線的服務也必須隨時檢查、關注,因為有時候也會出現異常的狀況需要隨時進行排除,像是DDoS攻擊、程式漏洞、主機當機、負載過高、API異動、架構擴展、進階應用等等。

 

 

# # # # # # # # # # # # # # # # # # # # #

最後我想趁此篇文章來公開解釋一下自己堅持的原則,免得一些朋友會誤認為我太傲、太死要錢,其實我只是不喜歡虛偽做作、太過矯情、做事講話比較直接而已,我用雲服務的專業來換取報酬本來就很正常,為何不能先講清楚?

我的個人原則很簡單:

  • #您是我的超級好友、天使投資人,我願意免費為您服務,甚至為您開發程式!
  • #您、我是好朋友、好夥伴,可以彼此分享想法、技術交流,共同創造未來!
  • #我們是朋友,但產業不同,彼此用彼此的專業賺錢,可以給折扣!
  • #您和我換過名片、聊過天,甚至吃過一、兩次飯,若是需要我的專業服務時,請您還是主動提出付費的想法吧,不然我會主動婉拒您的一些問題,將來更不會考慮合作的事宜(連這種小錢都不願意支付了,想要合作、願意為他人著想就更不可能了)。
  • #您曾經看過我的文章、聽過我的演講,有些問題想請教我?很簡單,我們以小時計費(顧問諮詢、教育訓練、演講:每小時5000元未稅),您付費、我為您提供服務。
  • 提醒您:我沒有義務要在電話中無償回答您的雲服務專業問題若您想省一點,可以自己慢慢看我分享的文章或詳閱各家雲服務業者提供的技術文件…
  • 您打電話/找我們開會只是為了想用問題來確認我們的專業?我相信在這個Blog的文章數量與內容絕對足夠您來驗證我們是否具有足夠的專業能力來為您服務的!

有家庭的朋友們應該能夠理解一件事,那就是家庭的經濟負擔是很重的,而且個人的時間會必須優先以家庭為主,不能再像單身時代那樣隨心所欲,或是可以不必有收入、願意合作賭個未來…

我雖然才剛過四十歲,但在職場及創業的路上也有十幾年的經歷了,我很清楚自己需要的是什麼,也知道該如何選擇自己想要的合作夥伴…其實真的可以合作的對象絕對是會主動為他人著想的人!!

我不喜歡佔人家便宜,但也不喜歡別人太愛佔我便宜,這個年代很競爭,但不是人人都應該要幫自己或幫您創業成功,要請別人幫忙,就要主動提出報酬給對方才是!!

您有名,那恭喜您,您可以找到更多想要沾您名氣的人;您認識有名的人,那沒啥特別的,因為現在名人也很多;您任職的公司有名,那也沒什麼了不起,不要仗著公司名氣想要佔別人便宜,若您是這家公司的決策者或經營者,那才表示您了不起!!

您覺得你的公司很大,我也覺得我的專業夠強,所以我們是對等的供需關係,因此您給錢、我提供專業顧問服務,很單純不是嗎?何必把事情搞得太複雜?

看到這兒,有些人可能會有「那為何我要找優福網擔任顧問?我可以信任嗎?」的想法,當然您可以自由選擇,您可以放心找我們擔任顧問的原因是

  • #我們是台灣第一家提供AWS顧問服務的專業廠商,也是台灣分享最多雲服務專業文章的廠商,連AWS在台灣的正式代理商也都有引用我們的文章。
  • #我們曾到許多企業和學校等組織公開演講雲服務,都可以在網路查詢得到,您不必擔心受騙。
  • #我們有多年的實戰經驗,您可以在這裡參考我們做過的部份實際案例:AWS實際案例分享
  • #我們在為客戶上課時會採用我們獨家製作的「AWS教學手冊」,保證其他的雲服務顧問公司無法提供如此專業、完整的中文教學文件關於「AWS教學手冊」的內容可以參考這裡:「AWS教學手冊」專業版正式完成)。

 

我們十分感謝付費支持的客戶,但也很堅持自己的服務原則:

  • 客戶尊重我們,我們就會更尊重客戶!我們無法為不尊重專業的企業提供服務。
  • 客戶信任我們,我們就會努力做到更值得客戶的信任!我們無法為不信任我們的企業提供服務。
  • 客戶會挑我們、我們也會選客戶!我們不貪心、只賺取自己應得的報酬,不會為了錢失去上述原則。

 

我們的自信來自於優質服務、專業能力和實戰經驗,謝謝您耐心看完本篇文章!

 

error: 歡迎與我們聯絡~